找到相关内容171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典中的杰出女中丈夫——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那耶广律为主

      佛典中的杰出女中丈夫——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那耶广律为主   释悟殷   二千多年前的印度,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走相当低微的。即使是在打破种姓制度,创导四姓平等的佛门中,女性的出家,仍是经过一番艰辛的奋斗。在佛姨母摩诃波阁波提的带领下,不畏艰辛,一村又一村,一城又一城的追随世尊,一次又一次的请求世尊,准许女众于佛法中出家修学,都被世尊严辞拒绝。摩诃波阂波提等并不死心,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3464386.html
  • 佛教的思想与历史(一)

    例也不是意味著立刻制成佛像——佛陀仅以菩  提树与塔(stu^pa)及空白的平面等加以象征化而已。为  了要显示佛教的尊严,而大量地使用来自西方的构思的狮  子、象、鸟以及“法轮”等。作为此种佛教上的...

    长尾雅人著 许明银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1764422.html
  • 佛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

    寻求精神慰藉的领域。它让人安分守己,少欲知足,安于现状,有容忍屈辱的一面;但又有保护人的生命,维护人的尊严一面。不论怎么说,它在缓解社会冲突方面,起着一定的作用,是无可怀疑的。它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下面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4164593.html
  • 《略论中古民间信仰对观世音变性的影响》文献综述

    苦行者的模样;后者头发高高隆起戴有王冠称为发髻天冠(苦行的象征), 以及头冠上的结跏趺坐的化佛像,面貌尊严、高贵、仁慈,有王者的风采。手势是一样的,都是右手作无畏印,左手下垂握一细小净瓶。而犍陀罗最为...

    诸旷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4564597.html
  • 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形象与主题意识──以《慧心莲》、《重返桃花源》为探讨

    但叙述的幅度是多层面的。由于元真的外婆是“雾社事件”的幸存者,因此透过她和外婆的互动,展开赛德克族裔的寻根旅程,从中介绍了原住民的历史,也反映原住民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争取族群尊严的努力;此外对九二一大...

    丁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4464768.html
  • 任继愈:汉唐佛教思想论集(3)

    的表现,势必破坏了“佛性”至高无上的尊严,必然模糊了世间和出世间两个世界的界限。他们虽然把“佛性”的“普遍性”强调到无比的高度,但“佛性”的“绝对性”、“超越性”的这些特点不得不遭到贬抑。沿着这一方向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764792.html
  • 海德格与龙树:从“语言”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(下)

    价值的内涵——责任、自由、忠诚、尊严等。当人性中没有这些要素时,我认为,人没有说出语言的必然性。”笔者认为陈荣华点出了海德格对于人本质上的忽略。  除此之外,人此一存在者在开显自我的过程中,却无法透过...

    妙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764837.html
  • 宗密的禅教会通论

    传授已经边缘化,经典理论兴趣的衰落成为历史趋势。宗密选择《起信》、《圆觉》、《华严》为所宗经论,显然出自平衡华严学与禅学的严肃思考,以便在保存佛教经典地位的同时,使宗教的神圣性、尊严性得以维护,也使...

    潘桂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336500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考

    见其诚心领他进入一窟,窟中一院称金刚般若寺,其院异宝庄严、殿宇连延、人物魁伟、文殊大圣处位尊严,法照苦乞留寺,波利不许并勉之“努力修进,再来可住”,之后波利隐焉。来自北印的波利亦长途跋涉来到五台巡礼...

    道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665225.html
  • 真禅法师“爱国爱教”思想管窥

    佛教慈悲情怀的流露,也体现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舍己为人的高尚道德情操,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尊严。这些义举有巨大的辐射力,对推动整个社会关心、帮助残疾人,对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和慈悲心,对全社会道德水平的...

    觉 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2965287.html